教育的初心與使命
教育,人生之大事,國家之大事,人類之大事。教育,關系著人的發展,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人類的進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是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的重要潛在力量和后發優勢。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業。德國思想家雅斯貝爾斯曾指出:“教育需要信仰,沒有信仰就不成其教育,而只是一種教學技術而已?!敝熳郧逡舱f過:“教育者須對教育有信仰心,應努力成為以教育為信仰的人?!笨v覽古今中外,真正的師者無不對教育事業懷著崇高的使命感和強烈的體認,為了追求真理而上下求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為教育傾注了畢生的心血;至圣先師孔子,子弟三千,博學好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近百年來,正是因為有像蔡元培、陶行知、夏丏尊等一批中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投身到“教育救國”的歷史潮流中,心懷信仰、身體力行、躬耕講臺、不懈努力,才譜寫出中國教育的輝煌,成為當代中國教育的財富和引路的明燈。
當今時代,科技迅猛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迅速改變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教育。互聯網時代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學習方式以及教育管理方式,教育面臨著一系列的新問題、新挑戰和新機遇。消費主義、功利主義、信仰缺失等現代性問題不斷沖擊著教育,這一切都促使我們不斷思考互聯網時代教育的變革與堅守,促使我們回歸教育本質,重建教育信仰。
涵養美德:為心靈田地播種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說道:“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立德、厚德是儒家追求的理想,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是教育事業的重要使命??v觀中外歷史,真正有價值的教育一定是直指心靈的教育,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是培養美好品德的教育。
教育事業,責任重大,使命崇高。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成為什么樣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國家、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未來。心靈是田地,美德是種子。在孩子們心靈的田地中播種美德,是對孩子最大的愛,是給予孩子最寶貴的財富;在一個家庭中傳承美德,是家庭最大的福氣,是家道昌盛的重要保證;在一個國家弘揚美德,是國家人民的福祉,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一個心靈豐富的人最主要的天賦就是愛。愛是人世間一輪溫暖的太陽,愛是人類的天性,愛具有無窮的力量。教育事業是充滿愛的事業,只有擁有仁愛之心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仁愛之心的學生;只有教師真正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沐浴在愛的光輝中,才能在學生內心深處播下愛的種子,才能將愛傳遞下去。從仁愛之心,繼而生發出感恩之心、悲憫之心、敬畏之心;從愛父母,愛師友,繼而擴充至愛自然,愛天地萬物,愛世間一切崇高而偉大的事物。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萬物,讓靈魂善良、豐富而高貴,這是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教育應在孩子們的心靈中播下真善美的種子,呵護孩子們心靈中的真善美,引導孩子們向真、向善、向美,在面對誘惑時有堅守,面對邪惡時有勇氣,面對美丑時能分辨。
自古以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直是古代知識分子所孜孜追求的人生境界?!熬瞎M瘁,死而后已”是諸葛亮為蜀漢奔走一生的真實寫照;“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錚錚鐵骨的肺腑之言;“勇往直前,以浩氣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是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不懈追求。這些嘉言懿行的背后都是一種責任與擔當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傳統的生動寫照。有責任感,勇于擔當,敢于擔當,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它將激發無窮的力量。
為了在學生心中播種愛、播種真善美、播種責任與擔當的種子,在德育課程的設計中通過榜樣教育、儀式教育,弘揚志愿精神、奉獻精神。每年舉行“身邊的榜樣”大型評選活動,評選出生活學習、日常表現、意志品質等各方面的榜樣,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與引領作用。學生志愿團是較有影響力的社團之一,新團員代表每年都會在開學典禮上向全校師生鄭重宣誓: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志愿團的成員不僅在學校的食堂、圖書館、操場等各個角落進行志愿服務工作,還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去敬老院進行臨終關懷、奉獻愛心。注重紅色教育,教育學生銘記苦難,珍惜和平,守護心靈良知,弘揚長征精神、抗戰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緬懷革命先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
,- 上一篇:抽煙被校園內全面禁止 2020/12/21
- 下一篇:2021年1月1日起個稅預扣預繳有新變化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