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各民族師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云南省深入開展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把云南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是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月考察云南時,對云南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三大定位之一。五年來,云南省教育系統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肩負使命,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開出了絢麗花朵,結出了累累果實。
我國56個民族在云南省均有分布。除漢族以外,有25個世居少數民族、15個特有民族、16個跨境民族、8個人口較少民族。云南省各民族間的融合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結成了密不可分的民族關系。各民族交錯分布,表現為大雜居與小聚居。全國有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云南省就有8個,數量在各省份中居第一位;全國有120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旗),云南省有29個,也在各省份中居第一位。作為民族種類最多、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云南省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和任務。云南各民族相互團結、共同進步,對維護邊疆穩定、國家統一至關重要。
做好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通過學校輻射家庭和社會,對維護云南省和諧穩定的大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據《2019年云南教育事業統計摘要》顯示,云南省共有學校35005所,在校生142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在校生474.59萬人,占全省在校生數的33.3%。云南省少數民族在校生數增長到了歷史最高點,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學生走進學校,愛上校園,各民族師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團結之花競相綻放。
自1999年5月云南省被教育部和國家民委確定為“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活動”試點省份以來,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在云南省開展已逾20年,民族團結的種子早已在云南各族人民心中種下。
要團結,更要進步。在云南省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的形勢下,云南省教育系統深入研究政策要求及云南實際,及時調整教育思路,創新方式方法,在傳統的教學、科研與活動相結合模式的基礎上,確定了“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通過活動營造氛圍,通過比賽提升質量,通過科研引領發展”的原則,不斷豐富和更新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內涵,推動了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發展。
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嚴把教材選用關,將義務教育階段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教材納入地方免費教材管理范圍,由省級統一采購并于每年秋季學期前免費發放到學生手中。同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結合實際積極編寫校本教材,如楚雄金鹿中學的《彝族文化教育》,大理州鶴慶縣六合初級中學的《民族之花》,怒江州蘭坪縣城區幼兒園的《普米搓磋》等,對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教材形成了很好的補充。根據國家課程要求,各學校分別開設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落實教學活動時間,同時開展專題講座和主題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昆明高新第一小學開發校本課程“大美云南”,德宏州盈江縣職業高級中學將“民族團結教育”作為各專業必修課等。
通過活動營造氛圍。自2016年起,云南省每年開展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讀書活動和創新活動。讀書活動包括教師培訓、征文、中華經典誦讀、書法、繪畫等內容,創新活動包括民族舞蹈、民族音樂、民族服飾、民族餐飲和民族節慶等內容。此外,組織開展“我和祖國共奮進,唱響新時代團結之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踐活動等。各民族師生踴躍參與系列活動,找到了充分展示民族文化和特色的舞臺,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在學校營造了團結友愛共奮進的良好教育氛圍。
通過比賽提升質量。由于目前承擔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專、兼職均有,為規范教育教學工作,云南省自2016年起,每年舉辦學校民族團結教育說課比賽、民族教育“振興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說課競賽等。比賽中設置獲獎課程現場展示和專家點評環節,逐步規范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專、兼職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搭建交流和學習平臺,不斷提升教師能力、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舉辦愛國主義、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系列微視頻觀后感征文比賽、“我為本民族代言”微視頻大賽等,廣大師生爭相成為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比賽中采集到的一些瀕臨失傳的歷史文化及民俗活動視頻,成為云南省建立歷史文化“檔案館”的珍貴資料,為下一步提升云南省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通過科研引領發展。云南省依托省級設立的13個民族教育基地,不斷加強對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堂教學、學校管理、師資培訓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多維度支持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的開展。如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專家委員會10個課題組開展專項課題研究;云南開放大學承辦民族教育現代化專題征文活動,并出版《云南民族教育現代化研究》;滇西科技師范學院開展“中國特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叢書”《親歷與見證:民族團結誓詞碑口述史》編著工作等。云南省級教育行政和科研部門積極支持各地各校開展課題研究,如云南民族中學的“云南省城市民族中學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行動研究”、云南民族中等專業學校的“云南民族職教現狀問題及對策調研”、昆明市官渡區幼兒園的“城市幼兒園開展幼兒民族團結教育的方法途徑研究”、紅河州蒙自市第二小學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途徑的研究”等。
隨著信息技術和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各領域廣泛應用,社會整體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傳統的教育教學手段和資源已然無法滿足當前的教育教學需要。云南省教育系統革故鼎新,從開發教育資源、創新培訓方式、選樹示范典型、擴大教育范圍入手,開創了云南省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新局面。
開發教育資源。云南省教育廳將年度精選的教育教學案例制作成視頻資料、攝制云南省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宣傳片,在此基礎上,加強同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云南中心的合作,開展《多彩民族相冊》教育微視頻攝制工作。通過每集5—10分鐘的民族教育微視頻,講述各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發展故事。打造“愛國主義、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將視頻資料上傳至平臺供各地各校免費使用,讓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同步享受省級成果,豐富教育教學資源。
創新培訓方式。除傳統的講座式培訓外,云南省每年組織開展示范課教學活動。如2019年在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組織開展示范課教學活動,在麗江市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交流活動等。參加培訓的行政管理人員、校長和教師走進校園和課堂,親身參與和感受教育教學過程。邀請省內名師,集中優質教育資源,用送教下基層的形式支持各地開展培訓,如支持迪慶州開展“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業務培訓等。
選樹示范典型。云南省著重發揮示范學校的帶頭和引領作用,在全省各地先后建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學校1590所、云南民族優秀文化教育示范學校102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示范學校給予經費支持,加強業務指導,幫助示范學校成為一張張亮麗的“名片”,確?!耙恍R惶厣薄靶PS辛咙c”。越來越多的學校以示范學校為標桿,逐漸摸索形成了本校的教育思路和發展特色。
擴大教育范圍。2019年5月1日,《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條例》施行,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進入了新的法制化軌道。云南省教育廳于當月在昆明廣播電視臺組織開展宣傳教育主題活動,采用網絡直播和錄播等方式覆蓋全省各級各類學校,讓廣大師生能夠同步參與到省級活動中來?;顒臃错憻崃?、效果顯著,全國130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這類宣傳教育活動在云南已逐漸走向常態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從校園走進家庭、從家庭輻射社會,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019年9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云南省教育系統2所學校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4人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榮譽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對云南省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種鞭策。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指出,云南要努力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為云南省確定了未來的奮斗方向。云南省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將書寫更加絢麗的篇章,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不忘初心 踐行使命——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國共產黨99周年 2020/7/1
- 下一篇:落細落實落地 嚴防溺水事故發生 2020/6/29